
时间:2025-10-24 01:33:57 来源: 华体会·(hth)体育
2025年10月15-17日,闽吉两地职校接连采购无人机测绘实训设备:福建林业职业技术学院以124.99万元询价采购,要求15天内交付并于27日在南平开标;吉林通用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则斥资494.8万元,通过“政采云”招标相关实训设备(二期),11月10日暗标开标。这标志着高职院校正加速补齐无人机测绘实训短板,推动低空经济人才培养向实操化、规模化迈进。
人才培养提速,与低空经济测绘勘探领域实践价值凸显相关。该领域正化解传统测绘难题:传统方式在山区、城市建筑密集区等复杂地形,因大型设备难进入,数据收集难、准确度低;而低空测绘靠无人机等飞行器,可轻松抵达这些区域高精度采集数据。
这些低空飞行器配备先进传感器,可近距离扫描地面目标,获取清晰且精准的地形信息,例如在山体滑坡隐患区,能精准捕捉山体表面的细微变化,为地质灾害预防工作提供有力数据支撑。
吉林通用航空职业技术学院购置无人机应用技术与测绘技术专用实训设备(二期)招标项目。图源:中国政府采购网
无人机作为新型高效的运载平台与特定种类设备,近年已在测绘制图、地质勘查、灾害监测、大气探测等领域实现大范围的应用。2019年,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成功申请测绘航空摄影、无人机航摄测绘资质证书(乙级),测绘业务覆盖范围逐步扩大。
为适配业务发展,该所科研人员强化能力培养。2020年5月,李守军正高级工程师取得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操作(测绘一级)证书。自2018年起,其团队发展无人机航测技术,配备两类机型,涵盖大、中、小三种型号的测绘专用无人机,同时拥有天工(God-Work)、EPS、Pix4D等国内外专业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软件,构建起外业调查与内业产品生产的完整能力,有关技术已成功应用于舟山-六横蓝色海湾整治、苏鲁海域划界调查、苍南海湾生态化建设项目前期调查等实际在做的工作中。
更早前,交通运输部南海航海保障中心广州海事测绘中心(以下简称“广州海测”)以无人机为“空中探察力量”,革新海洋测绘范畴。
据交通强国建设报道,2017年,广州海测启动海陆一体空间信息管理平台研发,后发现卫星遥感图像难满足智慧航道、港口的精度与时效性需求。2019年,其尝试将陆地大范围的应用的无人机测量技术引入海洋场景,团队从基础航空摄影测量入手,为珠江口、北部湾等重点区域建模,逐步完善自主研发的管理平台,还通过无人机完成港珠澳大桥、南沙港等超级工程与重点港口的实景三维建模。
相关负责这个的人说,无人机测量技术提供了新型快速测绘方式,实景三维建设加速其推广,其智能化、高机动、高分辨率、低成本优势,助力海洋测绘覆盖高危区域。近年,广州海测稳步推进无人机测量技术在海洋测绘中的应用,培养专业无人机操控员,建立无人机测量管理制度与质量控制规范,组建无人机飞行团队,无人机测量已成为广州海测的常规测量手段之一。
此外,无人机测绘技术已走出国门、迈向海外。据科技日报10月17日消息,天府绛溪实验室时空AI感知技术创新中心孵化的维度穿梭(成都)公司,携自主研发的全球首款超小型便携式测绘无人机“维度I型”亮相德国Intergeo展会。
这款无人机尺寸为25厘米×25厘米,虽小于同类进口产品,却能实现同种类型的产品80%至90%的核心功能,直接打破国外在困难环境测绘领域的技术垄断。展会现场,“维度I型”获得多个应用场景潜在客户与领域专家的高度关注。目前,“维度I型”已收到超157份意向订单,预计2025年下半年将启动量产。
Intergeo展会是全球测绘地理信息领域重要平台。该项目团队有多年相关积累,2024年10月中心成立,2025年4月公司孵化,实验室为成果转化提供支持。未来公司将从产品优化、渠道搭建、本地化服务推进工作,助力相关科技服务全球市场。
相较于传统测绘,无人机测量优势显著,这一点在安徽的测绘实践中体现得尤为明显。
据中安在线报道,在无人机测绘尚未普及的时期,基础测绘是一代代测绘人员用汗水铸就的“大地技艺”。他们肩扛20多斤重的经纬仪、全站仪,手持标尺和图纸,足迹遍布安徽的深山峡谷与河湖岸边。为获取精准坐标,需要在陡峭山坡固定仪器一站数小时,为避开雨季常顶着烈日穿梭田间,到偏远山区更是要背干粮徒步数日、风餐露宿。
与此同时,传统测绘不仅体力辛苦,还存在诸多局限。受地形影响,悬崖、沼泽等危险区域的数据采集常被迫中断,甚至有可能引发人员安全问题;受天气干扰,暴雨、浓雾会导致测量精度偏差、延长作业周期。最终形成的二维点线数据如同“平面素描”,难以立体展现地理细节,不足以满足现代化建设对三维空间信息的需求。
安徽第二测绘院无人机团队操控的大疆御3无人机,单天就完成近百个外业核查点位的航拍数据收集。图源:中安在线
随着无人机航空摄影技术的突破,安徽测绘行业迎来“低空变革”,这些灵活的“空中测绘工作者”正凭借高效、精准、多元的优势重塑测绘形态。比如安徽第二测绘院无人机团队操控的大疆御3无人机,装有多光谱传感器,仅一天就完成近百个外业核查点位的航拍数据收集,工作效率较传统方式提升数倍,数据维度也从单一二维信息扩展到多光谱立体数据。
效率与精度上,传统3人团队完成1平方千米地形测绘需4到7天,而无人机2小时内就能完成同等面积的倾斜摄影数据采集,12小时内可完成模型构建与成图;且无人机搭载的POS定位系统和高像素相机能实时记录飞行轨迹与拍摄点位坐标,成图数据误差可稳定控制在0.05米以内,为地理信息分析提供“精准素材”。此外,它还能深入黄山悬崖、巢湖湿地等危险区域作业,解放人力,生成的DOM、DSM等成果可服务国土调查、灾害预警、智慧城市建设。
此外,低空测绘在偏远地区、城市末端及成本控制上优势突出。偏远地区用无人机可快速采集高分辨率数据,降低风险与成本;城市末端用无人机能精细测绘狭窄街巷、老旧社区,满足高精度需求;成本上,无人机设备与操作成本更低,还能减少内业处理成本,提升性价比。
在低空经济测绘勘探领域,当下正逐步显现出独特的作用与意义,成功化解了传统测绘勘探中的不少难题,但无人机应用过程中若忽视规范操作,可能对国家利益造成损害,尤其是国防与军事利益。
据光明网报道,某测绘公司未获空域许可,指派无资质的林某开展无人机测绘作业,林某操作的无人机被空军雷达识别为异常空情,军方为处置该情况产生12万余元国防战备资源损失。
具体来看,2022年10月该企业承接地质灾害排查委托后,违规安排林某进行有关作业;11月,林某使用自制无人机测绘时引发上述异常空情。2023年1月,军事检察机关移交案件线索后,廊坊市两级检察院展开调查,随后由廊坊市检察院以公益诉讼起诉,要求该企业与林某赔偿相应的损失并公开致歉。
廊坊中院组建合议庭审理,认定二被告存在过错且与损失有因果关系,判决其赔偿12万余元并致歉。办案检察官特别指出,无人机“黑飞”危害不容忽视,此类案件并非孤例,2019年保定就曾发生类似“黑飞”案件。
为加强对无人机飞行的监管,防范此类问题再次发生,2023年国务院、联合公布《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该条例于2024年1月起正式施行,为规范低空经济领域无人机应用、维护空域安全提供了制度保障。
此外,非法转包、信息外泄等无人机测绘乱象也暗藏风险。当前低空经济蒸蒸日上,无人机航拍因人力投入少、图像清晰,成为国土空间规划与测绘领域的关键补充,大范围的使用在土地勘察、建筑监测等工作。
但据半月谈调查,部分机构违规转包项目,无资质企业擅自飞行测绘,还随意存储传输敏感数据,威胁地理信息安全。
江苏省规划设计集团陈文龙表示,无人机测绘需求量开始上涨的同时安全问题增多,谷歌等企业的实景三维地图也依赖该技术;按《测绘法》规定,测绘机构需有资质且规范管理成果,但部分公司为降成本,将业务分包给无资质的航拍爱好者或学生,这些人缺乏保密意识,进一步威胁国土信息安全。
半月谈还发现,部分商家在官网、网络站点平台公开矿山、油气管道等测绘数据,甚至用邮箱、百度网盘等非加密方式传输数据。有经验的人指出,这不仅违法,还可能被境外势力利用刺探机密,个人承包者若被利用或触犯刑法。
2024年1月施行的《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虽明确测绘需资质、外国无人机禁止在境内测绘,但部分“飞手”不申报空域,甚至破解“电子围栏”逃避监管,并且这种行为隐藏在社群和网购平台,监管难度大。
江苏省盐城市航空运动协会陈惠彪指出,无人机应用覆盖多领域,部分行业的航拍巡检实质是测绘,但交叉领域法规滞后,难以界定监管;过去测绘利润高,而民用设备与软件普及降低了技术门槛,大量非专业技术人员涌入,拉低了行业价格。同时,无人机培训侧重技术操控,缺乏保密安全内容,执照考试也无相关考核,导致从业者安全意识薄弱。
专家建议,需推动条例落地,加强普法宣传,让“无人机测绘涉密”成共识。主管部门和行业协会要全流程监管,数据局和地理信息中心需打破“信息壁垒”,建统一协作机制,规范测绘行为,严禁违规转包,遏制无序经营。
①吉林市政府采购中心关于吉林通用航空职业技术学院购置无人机应用技术与测绘技术专用实训设备(二期)项目的公开招标公告.中国政府采购网.2025-10-17.
②新增无人机测绘技术专业实训设备采购询价公告.中国政府采购网.2025-10-15.
③【封面故事】无人机“飞”向深蓝 海事测绘开启“低空革命”.交通强国建设.2025-07-30.
⑤海底科学实验室地形地貌团队将无人机测绘技术引入海域调查.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2020-05-29.
⑥全球首款超小型便携式测绘无人机“维度I型”扩展海外市场.科技日报.2025-10-17.
⑨违规外包、黑飞私测、数据外泄……无人机测绘失序藏隐忧.新华社.2024-09-10.
⑩无人机黑飞致国防战备资源损失,被判赔12万元.光明网.2023-12-13.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